雨霖铃 宋 .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所谓的疑盖,就是于师、于法、于所修学、于所教诲、于所实证的内涵有所疑惑,因而障碍菩萨的修行。因此,菩萨在修行过程中,要有智慧来简择善知识所说的法到底正不正确?到底有没有符合 佛在经中的开示?如果菩萨能够依据经典的开示,正确简择善知识所说的法,修行就不会走错路;否则走错了路都不知道,还自以为走上正确的
所谓的掉举恶作盖,就是指掉举盖及恶作盖。所谓的掉举,就是心于种种境界到处攀缘而无法寂静,使得菩萨无法心一境性,导致心放逸而无法修禅定。又掉举可分为三种:身掉举、口掉举、意掉举。所谓的身掉举,就是身体无法安住下来,喜欢游手好闲而无所事事。譬如有人喜欢喧闹的境界,导致整个身体动个不停,一直无法安静下来;
所谓的昏沉睡眠盖,就是指昏沉盖及睡眠盖。所谓的昏沉,就是菩萨对于自己的身口意行无法守住根门,心随逐于五欲六尘而到处攀缘,使得心散漫且昏昏沉沉而无法心一境性。又譬如菩萨对于自己所吃的东西,不知道要节制,因而超过自己的食量,导致饱食终日而昏昏
所谓的瞋恚盖,就是菩萨遇到违逆己心的事,因而发起脾气来,乃至于对众生加以恼害等等,因而遮盖菩萨的修行。由于菩萨起瞋的缘故,众生就会远离菩萨,不愿意被菩萨摄受,所以菩萨成佛的时程不仅会很久,而且也会很辛苦。佛在《梵网经》卷2也曾开示:菩萨不能起瞋啊!一旦菩萨故意起瞋了,则犯了故瞋的重罪。不仅如此,佛在
什么是性障?有五种会遮盖我们禅定修证的障碍,因此性障又称为五盖。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89开示: 为在家诸欲境界所漂沦故,违背圣教立贪欲盖。二、不堪忍诸同法者,呵谏驱摈教诫等故,违背所有可爱乐法立瞋恚盖。三、由违背奢摩他故,立惛沉睡眠盖。四 由违背毘钵舍那故,立掉举恶作盖。五、由违背于法论议无
性障,也就是五盖。《瑜伽师地论》中说: 于诸静虑等至障中,略有五盖,将证彼时,能为障碍。何等为五?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惛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瑜伽师地论》卷11) 初禅善根被五盖遮障住而不能发起,对于禅定而言,五盖是恶法;初禅的境界之所以不同于欲界,是因为欲界有五欲的法,而
因为领导所作的决定它是多方面的,所以会有一些经常发生争执,就是有问题。所以呢,我在这里就是说提出了一些你心态要去调整,会争执就是因为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是最基本的对不对? 也就是说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你千万不要在争执的时候想要压过对方,这是你必须要记住的!发生争执的时候,你就要先停下来冷静
假设你是带有私心的,我不知道你是什么私心。那你就应该怎么样,我今天都不是针对说个人怎么样,而是说我们就是用心态来探讨,因为这是心态的问题,假设你是因为自己私心的缘故,而不愿意去寻找可以挑战的地方,因为换个地点,你就要去适应新环境。 可以挑战,对不对?要去挑战,所以你的那个,你是不是要去适应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