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适应新环境,广结善缘

假设你是带有私心的,我不知道你是什么私心。那你就应该怎么样,我今天都不是针对说个人怎么样,而是说我们就是用心态来探讨,因为这是心态的问题,假设你是因为自己私心的缘故,而不愿意去寻找可以挑战的地方,因为换个地点,你就要去适应新环境。

可以挑战,对不对?要去挑战,所以你的那个,你是不是要去适应新的环境?你就不想,你不想,那是不是有几分的懈怠?从心态来讲,你是懈怠,你希望就是我在这里顺顺利利的,我为什么还要再搬走;问题是都没有效果,你作这个义工的累积的福德资粮怎么样?就少了对不对?如果说这边可以度很多人,对不对,那谁会要你撤?那你在这边一定是说,度不到人了,然后人家建议你撤;你又不撤,这个就是心态的问题,

所以这个是有必要去检讨。那假使你都没有私心,那当然应该去挑战、去寻找,你还要再去寻找;就是说我有多余的人力,我们寻找哪些地点比较好,而不是坚持在这个地方。这样大家在心态上,是必须作一些调整的。

  那我们来看,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说,他更换不同队或者他参加不同执事时也不愿意,他不想要换队,他只喜欢什么?跟他曾经共事的人在一起。

好,那么这个问题出在哪里?这也是心态的问题!我们在作义工,是不是要去修自己的心性?除了累积福德资粮,修自己的心性也是累积福德资粮。那你在修自己的心性,你只喜欢跟你熟识的人在一起;也就是说,我跟他很熟,这样很轻松,那你怎么行四摄法?你的四摄法是不是不容易达成?

你应该换队去跟不同的人相处,然后假设你处的逆境越大,你的机会是不是越大?当然可能你受害的机会也越大,但是你的机会也越大。如果你有能力,你应该是选择什么?挑战大的,除非你不想修四摄法,对不对?有时候讲其实也不难,我只要不生气就好了,但是你看人心真的很难,所以你看人心的力量有多大,很难对不对?

历缘对境的时候忍不住,就整个都爆出来,所以这件事情真的是很困难,但是你就是要去接受挑战。

  你想要累积更大的福德资粮,就不可以用这个心态来说,我只愿意待在这个地方,而不愿意更换别的队,不想跟不熟悉的人在一起,这是心态的要去调整。你想要累积更多的福德资粮,你更换越多越好,你跟不同的人,不同心性的人相处,这样子越多人越好。

你将来,将来万一你去,你未来世,你跟很多人结善缘,你未来世只要碰到一个把你带进佛法,你不就结了?你现在都只跟这几个人,万一这几个人未来世都没有进佛法,你刚好也没有机缘进来,对不对?是不是会变这样?假设你跟一百个人,结果这一百个人当中跟你结了善缘,结果有一个人进了佛法,跟说十个人未来世进佛法,当然一百个人进佛法的机率大了。

所以这是大家必须去,大家必须去检讨自己心态的地方,而不要说我只想要跟熟识的人在一起,这心态上面是有问题的。

  从我们刚刚讲四摄法,你再回头来看看,这个心态会不会有问题?我当义工,本来就是要累积福德资粮,结果你现在却……你的行为却是把累积福德资粮的那个机会降到最低,有没有这个感觉?有嘛!你应该是越困难的去作,你的福德才会大嘛!大家不愿意作的你去作,你的福德是不是大?

我以前来当义工,我第一件事情作什么?扫厕所的,然后我还用手,当然现在看起来,听起来很恶心!我不讲这个。就是说大家不愿意作的,然后你去作,不是说怎么样,对于你是不是调整心态,去接受了这个事情,你要不要调整心态?譬如说你觉得那个很脏对不对?但是你在当义工的时候,你接受的时候,就没有脏这个事情,是不是你已经改变了想法?

所以我们在这个当义工的进行当中,其实都是在改变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叫你什么去压抑,就是说你看待事情的想法要改变嘛!

你在某一件事情上面没有改变,是什么原因?你对这件事情的见解有无明。你为什么会作出错误?对看待事情,为什么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想,而不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就是你在这件事情上面,你有无明,所以你必须破除无明,你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说不定你就不会误解了。这样是不是无明就被你破了?

这才是你在四摄法当中你要建立的心态:就是改变想法!

  如果你都不改变想法,你看待事情的想法都不改变,你在四摄法上面的进展就会很缓慢;所以我刚刚为什么要强调要反向来看?因为你如果不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你不会去破掉自己的障碍,你才会接受嘛!你忍就不觉得忍了嘛!因为你觉得它是合理的;那你为什么还有忍的问题存在呢?就是你会觉得你有忍,是觉得对方不合理嘛!那当你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的时候,你可能就觉得对方是合理了,即使你最后怎么想都觉得它不合理,那也没有必要说我就要发作什么事情;

这些你在行四摄法当中,都是你要去建立的一个正确的心态,那这个都是因为不愿意接受挑战嘛!所以,其实这个是从刚刚的四摄法来看就是有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