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 寒山 可畏轮回苦,往复似翻尘。 蚁巡环未息,六道乱纷纷。 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速了黑暗狱,无令心性昏。
唐 . 寒山 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 饱吃须是饭,着衣方免寒。 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 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
唐 . 寒山 寒山有裸虫,身白而头黑。 手把两卷书,一道将一德。 住不安釜灶,行不赍衣裓。 常持智慧剑,拟破烦恼贼。
唐 . 寒山 自有悭惜人,我非悭惜辈。 衣单为舞穿,酒尽缘歌啐。 当取一腹饱,莫令两脚儽。 蓬蒿钻髑髅,此日君应悔。
唐 . 寒山 蒸砂拟作饭,临渴始掘井。 用力磨碌砖,那堪将作镜。 佛说元平等,总有真如性。 但自审思量,不用闲争竞。
唐 . 寒山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 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 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 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的白话翻译如下: 我阿难是这么听佛说的: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释氏精舍的时候。由于九月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弟子一同前往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作尼拘陀树。树高一百二十里,而枝叶覆盖的面积则有六十里,树上结的树
俱足众戒:对在家人而言,是指五戒及菩萨戒。 五戒之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戒之基础,所谓五戒为不杀、不盗、不淫(在家为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面四种称之为性戒,后一种称为遮戒。性戒与我们之本性相关,遮戒为遮止我们不去犯戒。酒能乱性,酒戒仅有佛教才有,是为了防止我们不犯其它之重戒。五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出世僧宝为四向五果之菩萨及十地菩萨,称为大乘菩萨僧。四向为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五果是指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和缘觉(即辟支佛),十地菩萨是指别教初地至十地的菩萨。四向四果之中有出家、有在家者。声闻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出家相,菩萨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在家相。缘觉、辟支佛祇有出家相而无在家相者,初地
三福净业第二部份:「受持三皈,俱足众戒,不犯威仪」。 受持三皈:三皈依之前应先了解何谓三宝?三宝有何功德?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经上说三宝功德, 有一首偈:「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这就是三宝功德。薄伽梵就是佛,不光这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于十方无尽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