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砖岂得成镜?
我们从禅宗的一则公案来说明:般若禅不是禅定。
我们来看看《景德传灯录》卷五,我先把这一段公案念一遍,再来作说明: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景德传灯录》卷五)
这是禅宗的一则公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开始来作一些简短的说明。也就是说:唐朝开元年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这个道一叫做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其实是中国禅宗很有名的祖师,在他的座下也有很有名的祖师:譬如百丈怀海禅师、南泉普愿禅师、大珠慧海禅师还有庞蕴居士,事实上他们都是在马祖道一的座下开悟,所以说,马祖道一其实是在古代的禅宗里面,很有名的一个祖师。他住在传法院里面,每天在那边坐禅,就是认为说:坐禅就是学佛的方法。那么这个『师』,『师』指的是南岳怀让禅师。也就是后来马祖道一,在南岳怀让禅师的座下开悟的。
这个南岳怀让禅师知道说这个马祖道一是法器,所以就到了传法院就问他说:『大德!坐禅图什么?』也就是说:『大德啊!你这样每日坐禅,你的目的是要作什么呢?』马祖道一就答了说:『我每天坐禅就是想要作佛。』也就是他的目的就是:以坐禅然后想要作佛。南岳怀让禅师就知道说这个马祖道一有邪见,所以他就用一个很不合理的世间法来点破他。因此南岳怀让禅师就取一块砖,就在他的庵----也就是传法院的门前的石上就开始磨啊磨啊。马祖道一看到了南岳怀让禅师在那边磨砖,他就很奇怪,他就问说:『大师啊!你这样做,到底你是在做什么呢?』南岳怀让禅师就说:『我在这里磨砖,是要把它磨成镜子。』马祖道一就觉得很奇怪,就说:『磨砖怎么可能磨成镜呢?这个砖呢,它怎么磨也不可能磨成镜啊!?』南岳怀让禅师就开始点破他了,就说:『那你这样子坐禅,怎么可能成佛呢?』马祖道一听了以后,就赶快问他说:『那怎么样才是呢?我要怎么样作才对呢?』南岳怀让禅师就说:『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也就是说:如果说一个人,他驾了一个车子,这个车子故障了走不动了,那你打车也不对,打车还是不会走;那你打牛也没用,因为是车子坏掉。所以他就用这样的一个譬喻,马祖道一听了以后,就没办法跟他应对。
南岳怀让禅师接著就说:『你这样子学坐禅,你到底是在学坐禅呢,还是在学坐佛?如果说你是学坐禅,但是这个禅并不是坐、也不是卧啊!你如果说你是要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相貌,那你这样坐著,坐著不动,它也不是佛。』接下来,南岳怀让禅师就这样子开示说:『于无住法不应取舍。』也就是说:真心祂是无住法,如果你想要求得这样的一个无住法,真心本身就没有取、没有舍,祂从来不取任何法,也从来不舍任何法,所以祂是无住法;你想要求得这样的一个无住法,你就不应该在有取有舍的法上面用心;也就是说:坐禅是有取有舍的法,你如果在这样的法上面用心,那你就不可能找到真心无住法。接下来,怀让禅师又继续说:『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也就是说:如果你说你这样子要坐佛呢,你就是杀佛;你如果说这样坐著都不动呢这样子叫做佛,那根本就道理不通!所以,马祖道一听到了这样的南岳怀让禅师的开示就『如饮醍醐』,也就是说他非常的受用。
从这一则公案,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禅宗所说的般若禅根本就不是禅定。从这样的一则公案,其实各位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