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觉得你在忍,忍辱有功夫了
在四摄法上当然我们要期望。我们不是强制,不是强制。因为我们如果强制,到时候你不肯作义工,说:“这个太辛苦了!”因为这是什么?忍辱这件事情是很辛苦的,这真的很辛苦!我教忍辱,我就说:“如果你觉得你还在忍,那你就还有空间;那你如果说你不觉得你在忍,那我恭喜你,你这个忍辱有某种程度了。对于某些法你的忍辱成功了,因为你不觉得你在忍,表示你的心性已经改了。”然后他就讲,他说:“老师!你叫我们忍辱不能生气,那我明明气得半死,你(教)这样对身体是不好的。 ”他说:“我很气,但是我又不能发作,我发作以后可能对身体好一点,但是你要我不生气,我身体会受不了。”我说:“修忍辱其实不是压抑,而是你的想法要改变,你看待众生的想法要改变。”
我们经常看待众生是不是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在想?但是菩萨是不一样的,菩萨来人间要干什么?就是要来吃亏的。你亏吃得越多,表示你的功夫越好、你菩萨道行得越好,对不对?你怎么可以期待说,“你要欺负众生”,当然不是这样。
所以你如果换位思考的时候,再从你的菩萨行来看,众生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你?你从来不去想说:“人家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你?”你只想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这样了解我的意思?就是说基本上,
如果人家这样对待你的时候,你要有一个想法:“他为什么这样对待我?”而不是先检讨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这是你首先要建立的一个(观念),要不然你的四摄法一定不会成功;如果你不换位思考,你四摄法的施行就很难达成,所以说你在这上面,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改变。不是叫你去忍,说:“对方对我这么差,我又要忍着不生气。”当然这是初期你要去对治。
但是你的智慧是,我们刚刚是不是讲叫作“加行智”? “方便相应戒”是不是有“加行智”?你要加行是不是要有方法去改变?
所以你必须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而不是只有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想,因为你检讨对方的过失是没用的,你只要检讨自己的过失,那才是最大、对你来讲才是最大的利益。所以说这个我们必须、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一个,对于“四摄法”既然须作,所以我们也必须说,你最开始你要怎么去作?
所以第一个在布施方面,你最少要作到“无畏施”,对不对?你不要让大家都对你感到害怕,对不对?譬如说,感到害怕,他是不是就不想跟你共事?那你后面都不要作了,所以说你第一个要作到“无畏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