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 宋代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元日 宋代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什么叫作正精进呢?正精进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属于世间相的正精进,一个是属于出世间相的正精进。世间相里面的正精进有三种:也就是布施、持戒、修定三种,这三种福业的一些事情,都是属于世间相的正精进。为什么布施、持戒、修定的这些福业是属于世间相呢?因为在作布施、持戒、修定,这一类的福业上精进的一些事情,都
佛在《百喻经》里面,提到三重楼喻的一个比喻。佛说有一个很有钱的愚痴人,他到另外一个富有的人家里面去,看到这一位富人,盖了一栋三层楼,他发现这一栋三层楼里面,非常高广、庄严、美丽,而且又明亮,所以非常的喜欢。 他心里又再想:我的钱财又不比这位有钱人少,所以我应该也来建造一栋同样的三重楼阁。所以他就找了
我们该如何精进呢?精进必须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来修,佛在《百喻经》里面有提到六枚半饼的一个比喻。 佛说,譬如有人,因为他很饥饿的缘故,就拿了七枚的煎饼来吃,吃了六枚完以后,在吃到第七枚的一半的时候,才发现已经饱了。他就开始怪自己说,早知道那前面六枚就不要吃了,因为我就是只吃这个第七枚的那个半枚就好了,
我们都很清楚学佛贵在精进。因为我们只有精进,我们的证量才会快速提升,成佛才会快。那精进的定义是什么呢?其实真正的精进是“心不放逸”。 心不放逸容不容易?不容易啊!有些人会觉得说,我坐在那边静坐,动都没动,所以我应该是很精进。但是他虽然身体没动,心却乱动,心思却乱跑,心里想东想西,这个心还是在放逸。这
首先就是持名,随兴的持名。这种人通常是刚刚开始学习念佛法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念佛,甚至于不知道念佛有口字边的“唸”跟没有口字边的“念”其实是不同的,只是听说念佛好,他就跟著别人在学念佛。开始从持名,持念佛名开始,口中虽然念著佛号,心中却老是在打妄想,贪、瞋、痴、慢、疑,样样都不离。通常是什么?通常是
“从一个具足的凡夫要进入到见道乃至修道位,必须要有一段收摄心念的过程,如能加上至诚心则更好。”所谓具足的凡夫,就是说他还没有断我见,没有断我所执以及我执,具足了种种的贪、瞋、无明,一直都在色、声、香、味、触,还有财、色、名、食、睡的各种境界上面去攀缘、去执著。这样的人要修学佛法,进入佛菩提道的菩萨五
《大寶積經》卷111:「 爾時世尊告淨信童女言:「菩薩若能成就八力,於生死中堅固勇猛而無疲倦。何等為八? 一志樂力無諂誑故, 二勝解力離諸惡故, 三[7]加行力常修善故, 四淨信力深信業報故, 五菩提心力不求小乘故, 六大慈力不害眾生故, 七大悲力堪忍諸惡故, 八善友力時時警覺故。 童女!是名八力。
惛沉睡眠盖,就是指惛沉盖及睡眠盖。所谓的惛沉,就是菩萨对于自己的身口意行无法守住根门,心随逐于五欲六尘而到处攀缘,使得心散漫且惛惛沉沉而无法心一境性。 又譬如菩萨对于自己所吃的东西,不知道要节制,因而超过自己的食量,导致饱食终日而惛惛沉沉。所谓的睡眠,就是指心极昧略,动不动就是想要睡觉。由于菩萨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