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非常殊胜

一、容易修学。它是老少可学,而且不分贵贱,并且它是时时刻刻都可以念佛,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念佛。比如说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房间里面也可以念佛啊,你如果说不念出声音来,你在心里面默念就可以嘛,所以说这个念佛法门容易修学。

二、三根普被。修学佛法每一个学佛人有种种根器不同,依着种种根器不同念佛法门就可以有种种不同的念佛法门。好比说下根人来修学持名念佛,中根人的话就可以来修学观想念佛、忆佛念佛,如果是上根人的话,那可以进一步的去体究念佛。虽然方法有不同,但是都是念佛,而且这个念佛法门,所有的佛弟子不管是声闻也好、缘觉也好也都是念佛,因为声闻、缘觉也是要依着佛的法道来修啊。那么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当然更是念佛。因为菩萨修学就是要成就佛道,那当然也要念佛,要系念着佛地的种种功德庄严,要早日成就这种种功德庄严,当然自己就要勇猛精进,所以说菩萨也不离念佛。所以说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

三、现世得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很多人是用念佛来对治失眠——因为会失眠通常就是因为心太散乱,或者是说心对于世俗的事物太专注了,没办法放松所以会失眠——念佛可以对治失眠,因为可以让你放松。另外念佛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说这个身会造作三种的恶业,杀盗淫这三种恶业;我们的口会造作绮语、妄语、两舌、恶口这四种的恶业;乃至于我们的意,就是我们这个心,有贪瞋痴的这三种业。念佛可以净化我们身、口、意这三业,为什么这么讲呢?如果修学念佛的人一心想着要往生诸佛国土,一心想着诸佛的功德庄严以及诸佛的清净,当然不可能去造作杀盗淫这些的恶行。乃至于说念佛的人,不管是口念也好,心忆也好,那么口念心忆怎么会去造作绮语?绮语意思就是说讲一些不庄重的话;那么妄语呢说是说谎;两舌是说这个挑拨离间,在两个人之间挑拨离间;恶口是什么?很简单讲就是随口骂人,讲这些骂人的话,一心在念佛的人当然不可能会去讲这些话。乃至于说意三业,一心念佛怎么会去造作贪、瞋、痴的这些业。所以总的来讲,一心专精的系念着佛,当然就不可能去造作身、口、意这三业。并且修学念佛的人如果能够藉由闻法,能够进一步去思惟,然后加以实修,这样子也能够亲证实相啊!由持名然后到忆念、到体究念佛,乃至能够明心见性实相念佛。所以说念佛的人,如果知道能够对于念佛法门有所拣择,你只要有这个定慧的知见的话,对于念佛法门的转折你很清楚有所拣择。这样子能够由持名然后去体究,并且不只是要能够求往生极乐,而且要能够亲证实相,有实相的智慧,这样子说是实相念佛,能够上品上生到极乐世界。念佛法门现世得利的还有另外一个是:即使是造作了五逆罪,也可以凭借着念佛的因缘能够消除罪业,仍可往生。所谓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还有破和合僧。这个五逆的罪当然是很重,一般的如果造了这五逆罪,当然是一定是要下地狱的,也就是说造了这五逆罪,除了在这世间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之外,他死后还要下地狱。但是如果是念 阿弥陀佛的话,阿弥陀佛的慈悲就可以让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只要他有信心、有愿力,发愿往生,并且要真实的去念,这样的话就一定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去。那么大家想想看,犯了五逆重罪的都能够往生了,何况我们不造作恶业的人,而且我们学佛人在世的时候又不断的布施行善,不断的念佛,那么我们更可以去嘛。另外念佛人还有一个利益,就是说念佛人容易修除慢心。因为念佛人知道说要往生极乐,除了自己一心忆念之外,也要仰仗佛力,那么这样子他容易消除慢心,不会贡高我慢。以上所说都是念佛人现世可获得的利益。

四、果报殊胜。念佛人有四种果报殊胜:第一个就是一定可以往生,一往生就离开轮回,只要一到了极乐世界就离开了轮回。再来说念佛人可以了生死,因为修念佛法门的人容易进入实相念佛。我们参禅要悟其实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参禅人经由念佛法门的帮助,那么要眼见佛性,要能够到达实相念佛的境界是很容易的。从修证的果位来讲,如果能够到了实相念佛的境界,已经是即将要断了分段生死了,因为已经到了菩萨十住了,那么再经过十行、十回向,那就断了分段生死了。所以说如果能够进入实相念佛,那么一步一步的迈向断除分段生死的这个阶段的话,分段生死断了以后,那就相当于是菩萨四果了,等于就是他就有能力真正的不会在这个三界当中轮回生死。可是呢,唯除说这个菩萨因为他要救度众生,他要成就究竟的佛果,所以他还会留惑润生,有能力可以出离生死,但是为了要成就究竟的佛果,所以他会留惑润生继续在三界当中去修学。

那第三点说念佛可以具足戒定慧的这三无漏学。首先来讲这个戒学:一般人受戒的时候通常都是有戒相,譬如说受戒的时候向你说有十重戒——不可以杀生啊、不可以邪淫啊、不可以偷盗啊、不可以妄语啊、不可以喝酒啊……不管是这个十重戒或是五戒,这个都是有戒相的,所以它是属于“相戒”。不管是修那种念佛法门,如果能够念佛到达事一心的状态,也就是说念佛三昧的状态,那就不会造作三恶业。他的身口意的恶业都不会犯,那么身口意的业不会犯,当然就不会去犯那些有相戒所遮止的那些行为,这样子叫做“定共戒”。一般讲定共戒是说你要证得初禅,有这个禅定的功夫然后安住在禅定的境界,然后不会去造作身口意的三业。可是如果说是念佛念到事一心得有念佛三昧的念佛人的话,那么他同样也是有事一心的这个功夫,那么在这个事一心的境界当中,当然他也不会犯这些身口意的这些恶业,所以说他就是有了定共戒。那么如果进一步的去体究念佛,到了亲见自性弥陀,那就称为理一心,这个时候自然就不会犯戒,我们称它为“性戒”,叫作“道共戒”。什么叫作“道共戒”?就是因为经由见道证道而能够持守这个戒。那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够转依所亲证的自性弥陀——清净无为的体性,转依了清净无为的自性弥陀,那么认知到说自己的五阴身,自己一切的我所无非都是虚妄,那么当然就能够消除贪瞋痴的心,当然就不会去造作身口意的这些恶业。那么以上说的就是,依着念佛而能够成就的这个戒学。

另外还有定学,前面有讲过说念佛念到有念佛三昧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事一心,这个事一心的时候,那这个就是有了定了嘛。在动中能够住于定中,动中也不离定,这个就是定力,真正会修定的人是在动中修。那么念佛在动中修,只要修成念佛三昧的时候,这个时候时时刻刻在动中也好、在定中也好,都是在一心的状态,这就是定学。可是这个是事相上的定,所以说是事一心。乃至于说能够眼见佛性,那么已经到达了实相念佛的地步的话,这个时候时时刻刻都能够照见自性弥陀,时时刻刻都能够看见自己与一切有情的佛性在显现,当然不会再去思索世间的琐事,那么如果有所思索的话一定是为了佛法、一定是为了众生,这个我们就称为理一心,这样子不念世间法,说它叫作理一心的定。以上说明的念佛法门可以具足事一心、理一心的定学,接下来就是慧学。经由念佛的事一心的功德,我们可以知道从念佛法门可以得到戒学和定学的那些的过程跟功德受用,这些事属于事相上的世间的慧,你了知有这些的功德作用。那么如果说是到了实相念佛的地步,证到了空性了,知道什么是不空,空与不空、空与假、有与无都了然分明,这个时候就证到了理一心,就知道说“空有不二”,这个是实相,就是第一义,这就是出世间的慧。所以说念佛也可以具足慧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