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世很有钱,未来世贫穷
掉举恶作盖,就是指掉举盖及恶作盖。所谓的掉举,就是心于种种境界到处攀缘而无法寂静,使得菩萨无法心一境性,导致心放逸而无法修禅定。又掉举可分为三种:身掉举、口掉举、意掉举。
所谓的身掉举,就是身体无法安住下来,喜欢游手好闲而无所事事。譬如有人喜欢喧闹的境界,导致整个身体动个不停,一直无法安静下来;又譬如有人喜欢东摸摸、西摸摸,身体一时一刻无法安住下来。
所谓的口掉举,就是喜欢唱歌及诤论是非等等,使得口无法安静下来。譬如有人喜欢当三姑六婆,于是东家长、西家短,到处喜欢说人是非,口一时一刻无法安静下来;又譬如有人喜欢说人的是非,连没有发生的事情都被他说得天花乱坠,好像真的发生一样。
所谓的意掉举,就是心放荡而纵意攀缘,使得菩萨无法安静下来。譬如有人无时无刻就是想要赚更多的钱,最好能够赚得全天下的钱,因此一心一意就在赚钱方面上用心,要让他停下来不赚钱的念头,还真是难啊!也因为心不在修行上,只在赚钱上用心,导致心到处放荡而攀缘不止,无法安住下来。又譬如打坐,应该专心一意在打坐上用心,使得心一境性,可是却偏偏一上座就妄念纷飞,都不知道要停止,导致被妄念牵着走了都不知道,久久无法安住于打坐上。
所谓的恶作,就是对于自己所应该做的事、不应该做的事,或者还没有做的事,于后产生后悔,久久不能自拔,导致追悔成性,因而障碍菩萨修行禅定。或许有的菩萨们曾经听过与恶作有关的话,那就是“悔箭入心,坚不可拔”。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做了一件事以后,他后悔了,好像是一枝箭,射在他的心中非常坚固,想要拔起来都不可能。
譬如,有一个人本身很有钱,却悭贪成性,拔一毛以利天下,就好像要他的命一样。有一天,大发舍心,愿意做财施这件事,可是做到一半后悔了,不仅捶胸顿足,很后悔做了这件事,而且还念念不忘,直说不应该做财施这件事,这就是对于布施恶作的表现。
像这样的人,尽管他今世很有钱,可是未来世他就会变得很贫穷;为什么?因为这有钱人,对于财施这件事追悔成性,显然他没有累积未来世应有的福德,本身又悭贪成性,未来世就没有好的福德来庄严,自然就会得到贫穷潦倒的果报。这告诉大众:如果菩萨想要在佛法上有所实证,必然要多生多劫培植自己的福德;如果菩萨不培植自己的福德,不仅无法累积自己的福德,而且也没有发起菩萨性,那还早的呢!所以经中才会开示“六度万行,以布施为先”。因此,菩萨不应该对布施恶作而追悔成性,反而要多多与众生广结善缘,以此来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未来才能够迅速成就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