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回向,才能自利利他呢?

如何正确的回向,才能恰如其分而能自利利他呢?

回答是:主要是要看学佛人是以什么样的心行来自我安立,而有不同的回向内涵。如果是为了求世间有为有相之福德,就必须以无私无我之大慈悲心,譬如四无量心,来回向给广大之法界众生,同沾利益;这样能够感得之有相福德,会比回向自身、回向眷属来得高广。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佛法中修学时无障无碍,那就应当以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六道有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也就是,欠人债务就应当先偿还债务才对啊!如果回向明确,就表示我们还债的心是很真诚而且实在的,冤亲债主也很容易感受到我们还债的诚意,所以障道之缘自然就会渐渐减小,乃至最后消失不见了。因此,世间人如果是为了求世间安乐,当可依《地藏菩萨本愿经》来回向,使回向之层面得以增长广大;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佛法之修证没有遮障,那么我们不妨依下面的回向方法来作回向。

回向文:“愿以修学佛法、护持佛法、流通佛法、弘扬佛法之殊胜功德,回向弟子○○○之累世父母、师长、冤亲债主,得蒙诸佛菩萨加被,归命佛法僧,悉发无上心,早生善处,修学佛法,同证菩提。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在念完回向文之后,再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样就可以完成所有功德回向,而功不唐捐了。

总合而言,回向必须要有具体的对象,并且有次第性,应该依循“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次第来进行。

弥勒菩萨说《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云:“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以,回向的真实义,主要是希望透过菩萨的一切善净行,能够增上自己与众生在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上的圆满成就;等而下之者,才是在世间法上面的减少遮障、福报增广,乃至求取各种三界有为之法。所以,回向应以利益自己及众生能够在佛道上的成就为主,如果离开这个目的,就无法圆满成就回向之功德。

譬如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中记载,须菩提尊者在 弥勒菩萨开示以后说:“若不闻不得般若波罗蜜方便,能以诸福德正回向者,无有是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意思是说,回向当以听闻、证得般若波罗蜜方便,才能具足正回向,当以亲证实相以后,在内门广修六度万行以后之回向,为正修行。所以,回向乃是菩萨可以快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重要行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