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和耶输陀罗的故事

世尊在家的时候,名字叫作悉达多王子,因为是最后身菩萨,万行皆已圆满具足,所以从小就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善行;由于王子出生时,外道阿私陀仙曾经预记过王子可能会出家修行,所以净饭王很担心这件事。印度的气候有冬季、夏季、雨季三个季节,所以净饭王也对应了、起造了三座最好的宫殿,以及各种五欲的享乐,让王子依著气候来居住享乐;同时也为王子纳了三位王妃,父亲的心中希望王子可千万不要走上出家之路。

悉达多王子他的三位王妃,分别是耶输陀罗、摩奴陀罗以及瞿多弥三位;其中瞿多弥的年龄最大,耶输陀罗的年纪最小,可能比 世尊小很多。也许是因为耶输陀罗的出身较好,而且是王子的表妹,或者说是舅舅天臂城的城主,也就是善觉王的女儿,也是提婆达多的亲妹妹,依照印度的风俗,在十八岁就立下了婚约,所以后来立耶输陀罗为皇后,当然这是后话。耶输陀罗本名叫作巴达伽加娜,她与 世尊其实多生多世以来就常常结为夫妇。有一次净饭王想为王子纳妃,又怕王子说不要,所以国王就准备了各种的珍宝璎珞,要王子代表国王去亲手布施给人民,并且昭告国内的女性都可以前来领取;所以王子就将珠宝送给了一位又一位精心打扮的姑娘,送到第七天,所有来领取的女孩们都不敢正面地看王子,低著头拿了珠宝就离开了。第七天,当所有珠宝都送完的时候,有一位特别美丽大方、气质又出众的少女,身边伴随著婢女和侍从们来了;奇怪的是,这位少女看见王子,却完全不会害怕扭捏,彷佛是跟王子已经认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少女说:『太子!你可以将珠宝给我了。』太子回答:『你来太晚了,刚好珠宝都已经发完了。』少女娇嗔地说:『为什么我没有珠宝,难道我犯了什么错吗?还是你存心要欺负我。』王子不好意思地说:『我不会欺负你的,是你自己来晚了,真抱歉!恰巧发完了,这样子好了,这个给你。』王子就把自己手上珍贵的戒子脱下来送给少女,少女笑著说:『我在你身边难道就只值这个戒子吗?』王子回答:『那这样子吧!我身上的东西看你想要什么,你统统可以脱下来拿走。』结果少女说:『我不能把你剥光光,我只能让你英俊庄严。』然后少女就有一点不高兴地走了。

旁边的人就把这一件事情回报给净饭王。于是净饭王就派了人去提亲,女孩子的父亲摩诃那摩,同时也是净饭王的诸侯说:『依照我释家族的习俗,应当要竞试比赛来招亲。我的女儿总不能嫁给什么技艺都不会的人吧!』当时的印度的确有竞技以求婚的习俗,以确保女儿所嫁为良人。净饭王知道了,担心王子的本事不够,于是就坐在那一边发呆思维,悉达多看到了就问:『爸爸!您在担心什么事呢?』净饭王就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王子就回答:『爸爸!您不用担心,请您把四方有能力的青年才俊都找来吧!让我和他们比试。』所以各方的才俊都来了。比赛之前,太子只是静静地坐著,心中想著:『真是奇怪!为了一位女孩,让这许多男人来参加竞试,何苦呢?』结果当然是各位都猜得到,在各种的比试当中,不管是书记计算、骑马射箭、文治武功,所有的参赛者没有一个能够跟太子相比拟的;因此,太子就娶回了耶输陀罗。当时太子唱出了一首偈:『欲过无限,苦恼由此。宫中乐事多,常如住敌阵;独入林深处,可住于禅定。』代表当时王子已经生起了出家修道的心情。

婚后,耶输陀罗非常地受到公婆与太子的疼爱,日子非常的快乐幸福;但另一方面,太子想要出家求道的心却越来越深切。从小没有吃过苦的耶输陀罗,常常从梦中惊醒,梦中的内容都是有关王子会要离开她的身边这样的恶梦。她对王子哭诉,王子只能安慰怀中的耶输陀罗,说:『汝善大妃!莫惊莫怖!莫作分别。世间法中,自有如是虚妄之梦,不须怀愁,但当安隐依常眠睡。』(《佛本行集经》卷16)也就是,世尊总是安慰著耶输陀罗说:『你是我善良的好媳妇!不要害怕、不要恐慌、不要胡乱作分别!本来在世间法中,就会作一些虚妄的梦,不要怀著忧愁,睡吧!睡吧!安安稳稳地睡吧!』世尊常常这样的哄耶输陀罗入睡。

依照北传经典说:世尊离开皇宫出家的时候,耶输陀罗已经怀孕了,但是腹内的胎儿却一直未能出世;直到六年后,当 世尊成道的那天夜晚,孩子才出生,所以耶输陀罗一直被全国人民怀疑她的不贞而饱受伤痛。依照南传经典的记载则是说:就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天,王子听到了自己的孩子出世了,便说『Rahu 生起了』,Rahu是指罗睺曜星,又叫作罗睺阿修罗。印度神话里面认为日蚀就是因为天上的罗睺曜星把太阳给吞下去了,所以太子说『Rahu 生起了』,也就是说『障碍我出家解脱的那个障碍生起了』,所以后来这个小孩就被取名为罗睺罗。当时那个夜晚,太子倚在门边,凝视著房内产后沉睡的耶输陀罗抱著儿子罗睺罗,然后太子转身离宫出家,走上修道之路了,在南传的寺庙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幅的壁画。

不论是依北传或者南传的记载,世尊出家以后,耶输陀罗都极其地伤痛,甚至怨恨。由于耶输陀罗的美貌,所以有许多其他各国的王子前来求亲,但是耶输陀罗统统都拒绝,这一点我们后面再来谈。后来消息传回来了,听说王子在外面过著求道苦行的日子,所以耶输陀罗不再打扮了、不再嬉戏了,剪去了长发,脱下了珠宝与华服,模仿 世尊穿上了黄色的修行衣,过著日中一食山林苦行的生活,身在后宫不愿出来见人。

六年后,世尊成道了,成为圆满的 佛陀了,接下来 世尊便到处奔波说法度众;再经过五年后,世尊终于回到家乡来应供说法了。耶输陀罗真是又高兴、又悲伤,王宫里所有的人都出去礼拜 佛陀,只有耶输陀罗没去,因为她的心中百感交集,又复杂、又矛盾,她想著:『佛陀一定会亲自来看我的。』她拿出了许久未穿戴的华服,开始精心的打扮了起来,心中所期盼的是太子能够还俗,重新与她过恩爱的生活。

为此小小的私心,她甚至向外道梵志恳求,如何能让自己的丈夫回心转意。外道用草药和咒术制作了一粒欢喜丸给她,告诉她:只要让 世尊吃下这一粒丸子,就一定会回心转意,回来和她过夫妻生活了。其实这种行为是对 佛陀生起了伤害的心,是很重的罪业;但是我们可以怜悯当时的耶输陀罗,她忘记了太子已经成为三界的至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得了 佛陀。甚至她不敢自己交给 佛陀,所以把欢喜丸交给儿子罗睺罗,要儿子拿这一粒丸子去供养父亲,那么父亲一定会接受儿子的供养;果然,佛陀也吃下了这一粒欢喜丸,但毫无影响、毫无反应。身在后宫的耶输陀罗甚至还在那里算计著,应该是药力还没有发作吧!想来晚上就一定会发作,太子就会回来找我了。她整夜地等著,但是直到第二天早上,佛陀与僧团比丘又出去托钵了,她才知道这一切的算计都成空了。饭食完毕,佛陀把钵交给净饭王,在两大弟子的陪同之下,来到了耶输陀罗的寝宫;佛陀在早已准备好的垫子上坐下,佛陀说:『让国王的女儿如愿地向我行礼,不要再说什么了。』世尊终究来到了后宫接受耶输陀罗的供养了。

分离了十一年后,耶输陀罗终于又见到太子了。她在楼上远远地看到 佛陀与僧团来了,她开始痛哭,佛陀果然来看望她了;当 佛陀刚刚坐下,耶输陀罗忍不住自然而然地、恭敬地五体投地顶礼 佛陀,佛陀为她说了法,安慰她之后就离开了。为了要留住 佛陀,她特别事先教导,要儿子罗睺罗说了一番话,要儿子向爸爸要求遗产,希望能够留下爸爸;但是仍然留不住 佛陀,许多释迦族人都跟随著佛陀出家了。

在佛陀离开后,有一次,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指派大目犍连长老说:『你现在就代替我到迦毘罗卫城,问候我的父亲和我的姨母,还有我的叔父斛饭王等等;然后你要去劝诫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让她割舍母子恩爱,让罗睺罗来跟著我出家。你告诉她:母子恩爱的欢乐是短暂的,死后堕入地狱,母子彼此就不再认识了,永远离别而受无穷的痛苦,到那个时候再来后悔就来不及了。罗睺罗未来来修道、来证果,还可以回去度化他的母亲,脱离轮回生死根本,证得涅槃清净。你就这样子去吧!』

于是目犍连尊者就使用神通,瞬间地就飞到了迦毘罗卫城的宫殿。

他先向净饭王报告:世尊让我来向您问候,向大夫人波阇波提问候,向叔父斛饭王问候等等。这个时候,耶输陀罗在后宫听到了 佛派遣了使者来到王宫,于是就要侍女前去打探消息。侍女回报:是 世尊派遣了使者,要来找罗睺罗出家作沙弥。耶输陀罗听到以后,就赶紧带著儿子躲到高楼上面,并且吩咐侍卫紧闭门户不让任何人进来。所以,目犍连尊者来到楼下,无法进入,也没有办法通报;尊者就使用神通飞上高楼,瞬间就来到了耶输陀罗的面前。耶输陀罗看到目连尊者来到面前,又是忧愁却又是欢喜,无奈之下只好站起来迎接,礼敬问讯:『尊者您远道而来,身心劳顿否?世尊派遣上人您来有什么事呢?』(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上人』这两个字是不能随便乱用的,一般的凡夫僧并没有什么可上于人之处,不能用这两个字。)目犍连就回答:『世尊交代说,太子罗睺罗已经九岁了,应该让他出家修道。母子之间的恩爱仅仅是短时间的欢乐,一旦命终之后,堕落到三恶道,恩爱即成别离,幽幽渺渺,母子互不认识;何况罗睺罗成道后,还能够回来度化母亲,永远脱离生老病死的苦恼,证得涅槃,就如同佛一般。』

耶输陀罗听到之后,就非常愤恨地说:『释迦如来作太子的时候娶我为妻,婚后我侍奉太子如同对待天神一样,我从没有犯过一次错。夫妻生活未满三年,祂便舍弃了五欲欢乐逃离王宫,在荒野之间修行,连父亲净饭王派人前去召唤,祂也违背不愿回家,还叫车匿与白马回来,说一定要修行成道才会回家,如同疯狂一样,像隐士一般地披上了鹿皮衣,隐居在山林草泽之中。六年之后证得佛果,回家后却忘了自己亲人的恩爱,比路上的人还不如;远离了自己的父母,客居在他国,让我们母子孤身度日、绝望无助。我只想一死了之,却没有勇气结束生命,只能怀著愤恨痛苦度日子,勉强留下生命;虽然是人类却还不如畜生,这真是灾祸中的灾祸!现在又叫人来要走我的儿子作祂的眷属,祂怎么能这样的残忍啊!太子既然成就了佛道,宣扬慈悲,那就应该让众生安乐才对,现在怎么反而让他人母子离别,痛苦莫过于此,哪里还有慈悲呢?您回去就把我说的话告诉祂吧!(在这里各位可以看得出来,耶输陀罗心中的怨恨,不只是抢走儿子罢了,主要还是对于自己的遭遇愤恨不平)』目犍连只好再三地用各种方法、譬喻劝说,但是耶输陀罗听都不听。

于是,尊者只好回到净饭王的宫殿,向国王报告了事情的经过。净饭王就叫大夫人波阇波提来说:『我的儿子悉达多派遣了目犍连来领取孙子罗睺罗出家修道,但是他的母亲耶输陀罗智慧不足、不能明了,不能够割舍恩爱,你去好好地、重重地劝导她,让她回心转意。(净饭王之所以愿意在儿子出家之后也让孙子出家,主要是因为之前佛陀回来对父亲说法,让父亲已经证果了。)』大夫人波阇波提就带著五百名的侍女来到了耶输陀罗的宫中,用尽了各种方法劝说再三。耶输陀罗仍然不听,并且对大夫人说:『过去我还没有出嫁的时候,有八个国家的君王都来要求婚配,父母没有答应,就是因为释迦太子才艺过人,所以才把我许配给祂。若太子当时知道了未来要出家学道,为什么还要来殷勤求婚?一般人娶妻生子恩爱无比,家人欢聚,生下儿子以传家业,以继承宗嗣。太子既然出家了,现在又要让罗睺罗也出家,这是断绝了国家的血脉,这又是什么道理呢?』波阇波提听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好默然不语。(从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耶输陀罗的怨怼不只是对世尊而已,对于公公婆婆、对于迦毘罗卫国,心中都有所怨恨之处。)

此时,世尊就以神力化现出一个人的声音在空中说道:『耶输陀罗!你还记得多生以前的誓愿吗?当时释迦如来正是在行菩萨道的菩萨,花了五百钱向你买得了五支莲花来供养定光佛。但是你求我生生世世和你结为夫妻,我不愿意,我说:我行菩萨道,多生多劫要布施出一切,不会去违逆别人的要求,如果你也能做到这一点,我就娶你为妻。当时你立下了誓言:生生世世,我所有的国家、城市、妻子、子女,甚至自己的身体都随你布施,绝不反悔。为什么今天你贪爱罗睺罗而不肯让他出家修道呢?』耶输陀罗听了这番话之后,忽然想起了宿世的因缘,就如同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一样,因此贪爱儿子之心自然消歇。于是把大目犍连请回来向他忏悔,亲手牵著罗睺罗的手交付给目连尊者;耶输陀罗和儿子告别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地悲伤涕泪交流。罗睺罗见到母亲忧愁不乐,告别顶礼然后说:『母亲不要悲伤!我现在去侍奉世尊,很快地就会回来和母亲相见。』净饭王也为了要安慰耶输陀罗,召集了国中王公贵族大户说:『我的孙子金轮王子现在要前去跟随世尊出家修学,大家就各自从家里选出一个儿子,一起陪著我的孙子去出家吧!』众臣子立刻回家召集到了五十个人,跟随著罗睺罗来到 世尊的处所,顶礼世尊,随学修习佛道。

后来净饭王去世了,佛陀的养母波阇波提夫人以及五百名的宫女,就跟随著 佛陀出家;耶输陀罗也因此加入了僧团,后来证得了阿罗汉果,而且修得了大神通,在她七十八岁那一年比 世尊还要早进入般涅槃。看到这一边,想必很多观众不禁会想:为什么耶输陀罗在证道前,会如此深爱著悉达多呢?当然,这是因为他们过去无量生中有著无量的缘分啊!例如,当 佛接受皇宫供养时,佛就想著应该要前往耶输陀罗的后宫,所以带著两大弟子就一起前去。当时在耶输陀罗的身边有许多的侍者舞妓,他们知道 如来来了,于是耶输陀罗甚至告诉这些侍者们通通穿上黄色的衣服,大家等待 佛陀前来;当佛陀来的时候,依照原来的位子就座,而这一些侍女们,大家一起大声地呼喊,大声地、痛苦地哭泣悲叹。耶输陀罗在这个时候礼敬 佛陀,恭敬就座。她的公公净饭王就在 佛陀的面前称赞:『佛啊!我的这个媳妇真是好啊!她听到您穿上了袈裟,她也偷穿上了袈裟;她听到您不再用花鬘,她也把花鬘给丢了;她听到您常常躺在地上,于是她也倒卧在地上。您出家后,她就成为寡妇了,虽然他方诸王不断地前来求亲,可是她根本不接受人家所馈赠的物品。如是难抑地相思,她只想著您、寄情于您啊!』净饭王不断地称赞耶输陀罗的德行。佛就告诉他:『父亲大王啊!耶输陀罗在我现在最后一生如此地爱我,不愿意接受其他男人的爱怜,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其实多生多劫以来她就是如此,甚至当她在畜生道的时候,还是掩不住对我的思慕。』净饭王就非常好奇请求 佛陀为他解说。

于是,佛就告诉他:在无量生之前,有一位波罗奈王,他把政事交给大臣,自己一个人进入了雪山。当时在这个雪山上面有紧那罗居住(紧那罗就是乐神),在雨季的时候住在山中,在夏季的时候走出山上。当时乐紧那罗带著自己的妻子一同下山,到各处寻食花粉,然后在各处的森林当中玩耍嬉戏,唱著优美的歌声,刚好就被国王看到了。于是,国王就默默地听著声音找到了紧那罗,国王看到紧那罗女是如此的美丽,于是动心了,就默默地把自己的弓箭取下来,一箭就射向男紧那罗。

紧那罗中箭之后就哀号著说:『此事终接近,月姬啊!血溢使我狂;我将失生命,月姬啊!我将止生息。』这个时候,本来他的老婆正在唱歌跳舞,回头一看自己的老公被人射了一箭,倒在地上即将死去。于是这一位女的紧那罗就开始唱歌:『天啊!你这一位国王,为了自己的欢喜,竟然杀了我无罪的老公。妻子失去了儿子、失去了丈夫。王子啊!妻再也不能见到夫婿了。』哭得非常的悲伤。国王还藉此安慰女紧那罗说:『月姬啊!勿泣亦勿愁(我不要担心了),吾以汝为后,服侍于王宫(接下来你就当我的皇后,跟我回到皇宫吧!)。』月姬听闻到这一句话就大骂:『汝何出此言?必也使我死!王子!绝不为汝物,汝对予为戏,杀我无罪夫。』说:『你不如让我死吧!王子!我绝对不会成为你的玩物,你这样的欺负我,杀了我无罪夫。』于是,女性的紧那罗就背著他的老公,一直飞上天上,然后把他的老公放在地上,让老公的头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哀号痛哭。因为她哭得实在太悲伤了,惊动了天上的帝释天,帝释天下降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才知道原来是如此。帝释天就把自己化现成为像婆罗门一样,然后从水壶当中拿出了净水对紧那罗洒注,男紧那罗忽然毒气消失,忽然醒过来了。月姬看到自己的老公竟然活过来了,沉醉在欢愉之情。

佛说完了这一段话之后,就告诉爸爸说:『耶输陀罗不是从今天,而是早在无量生前,就是这样地对我难抑她的思慕,而且不愿意接受别的男子,过去已经是如此了,今生仍然如此。当时紧那罗的时代,那一位杀了我的恶王,就是现在我的徒弟,天眼第一的阿那律;而月姬就是耶输陀罗,我的儿子罗睺罗的母亲;而那一位男性的紧那罗,就是我自己啊!』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众生之间的缘分,它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世、两世。我们中国人常常喜欢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但实际上,从佛经上 佛的开示来看,何止十年、何止百年,与我们有缘的众生,总是生生世世不断地再相遇、结缘。佛法上常常说:『五百世为夫妻,五百世为父母。』用五百来形容尚且太少太少,因为本来我们就有无量生的过去,结了无量生的缘,造成了今天我们所相遇的这一些人、这样的环境;未来呢?仍然会继续下去,即使成佛了,也仍然是和过去的同修不断地相遇。

热门文章